新闻资讯

NEWS

【天宁世音】看懂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自然教育设计④

天宁生态集团-谛听世音-观映万象

本系列设计案例所提供的核心功能,可以划分为5个相关类型:

栖息地设计、食源设计、生态修复/恢复设计、野生动物保护设计、自然教育设计。

这些案例既包括已经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建设项目与实际产品,也包括部分极具创意的概念设计。

本系列共有18个典型案例进行具体阐释。

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案例-自然教育

④Seek应用程序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不仅仅是专业人士的工作,更需要民众的积极参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可能。

Seek是一款增强现实手机应用程序,它帮助用户实时识别周边的植物、花卉和野生动物。

学习相关知识并上传分享,满足了人们对生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提升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Seek不仅具有强大的功能与数据库支持,它的界面设计也极具美感。

交互设计简洁、友好,拍摄时有辅助提示,适合包括儿童在内的多个年龄段的用户使用。该程序设置有挑战任务,能激励用户主动探索和提升。

在用户许可下,程序采集的数据会被共享到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为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Seek可以接入iNaturalist科学社区应用程序,获得或提供给他人更专业的信息和指导。

该应用程序借助技术降低了知识与行动门槛,增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Seek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开发方:iNaturalist、世界自然基金会、《我们的星球》剧集)

遵从自然法则是城市生物多样性设计的基本原则。

通过合理规划与设计,为城市与边缘区域构建不同规模的健康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与仅关注人、物、场景之间关系的传统设计思维方法明显不同,而是将非人类生物也纳入利益相关者之中,并提出更具生态价值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来源:《装饰》2023年第1期原文:《共同的栖息地——为城市生物多样性而设计》

作者:王渤森,北京林业大学;刘新(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钟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