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天宁万象】从无危到极危,它是被吃到近乎灭绝的小鸟!

江苏天宁生态集团-公众号slogan

黄胸鹀,是一种身长只有十几厘米的小鸟,属雀形目鹀科鹀属。学名为Emberiza aureola。

黄胸鹀雌鸟Emberiza 源自德语中对鹀的古称,aureola 来自拉丁语aureolus,指“金黄色的”。

相信任何看过图片或是见过它们的人,都会赞同用“金黄色”来形容这种小巧玲珑的的鸟儿。

黄胸鹀雄鸟它们胸腹部鲜黄,背部栗色杂有深色纵纹,雄性繁殖羽毛色彩鲜亮,更加显眼。

黄胸鹀的眼睛明亮有神,仔细看很是惹人怜爱。黄胸鹀雌鸟展翅在上世纪80年代,黄胸鹀在欧亚大陆广泛分布,迁徙期间可以见到成千上万只集群飞翔,所以在我国南北有着很多的“昵称”。

除了广东所称的“禾花雀”之外,还有“黄胆、黄肚囊、麦黄雀”等。黄胸鹀在中国的分布图-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然而,2015年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保护生物学》的一项研究表明,

1980—2013年间,全球黄胸鹀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了84.3%—94.7%。

我国的监测数据也揭示出相似的结果,1999—2019年间,迁徙途经秦皇岛鸟类环志站的黄胸鹀累计下降了97.7%。

物种受威胁程度在短短十余年内,由2000年的无危,到2017年被列为极危,

保护级别经历了“四级跳”,黄胸鹀距离野外灭绝仅一步之遥!

曾经像麻雀一样遍布各地的“天空精灵”,如今已经踪迹难寻。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巨大变化

被捕捉的黄胸鹀 – Huang Qiusheng/Birdlife International

上世纪90年代,有人开始传播黄胸鹀能“补肾壮阳”、是“天上人参”的“理论”,使得禾花雀成为人类大量补杀食用的对象。

1992年广东三水举办了首届“禾花雀美食节”。

这一年之后,“禾花雀美食节”至少到1996年都在举办,每年吸引近十万中外宾客前来品尝。

1997年市场上售卖的禾花雀 – Simba Chan/Birdlife International2000

至2013年间,媒体公开报道的涉及黄胸鹀案件就有27起,涉案的数量最少为267只,最多则超过10万只。

这还是被查获的案件,那些没有被绳之以法的呢?

鸟儿在网中苦苦挣扎-浙江在线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广东省于1997年将三水禾花雀美食节依法取缔并于2001年将其列入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021年国家林草局将黄胸鹀升级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级别。

在法律的保护下,黄胸鹀的种群数量在近几年终于有较为明显的回弹。

截止目前,6年内各月黄胸鹀记录数量的变化图-中国观鸟记录中心除了加大对黄胸鹀等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以及对非法狩猎、

收售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之外,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保护也十分关键。

野生动物声纹识别监测仪

天宁生态凭借过往的项目经验,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声纹识别的监测设备。能够实现野外7*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

保证运行稳定,数据覆盖无遗漏。具备超1000种鸟类鸣声识别模型库,识别准确程度高达86%以上。

生物多样性智慧监管平台声纹监测

红外相机、声纹监测等新质生产力设备在全球被广泛用于收集野生动物图像和声学数据,

为我国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提供了关键的科技支撑。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坚决革除滥吃黄胸鹀等野味的陋行是公众的共同职责。

健全保护体制机制,为鸟类保护筑牢司法屏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本文部分资料、素材等来源于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